9月16日,中国海警在短短24小时内连续发布三份声明,罕见地将矛头指向同一事件。当天,十余艘菲律宾政府船只强行闯入我国黄岩岛海域,与中国海警爆发正面冲突。
这次海警部门不仅发布文字通报,还公布了现场视频。画面清晰显示,双方对峙异常激烈。菲方船只直接冲撞我方海警船,我方则果断使用高压水炮进行驱离。视频中有个耐人寻味的细节:在强大水压冲击下,菲方人员被迫举起白旗,这充分说明当时已完全处于我方压制之下。
为何中国海警要如此密集地发布通报?原因显而易见。一方面,菲方此次行动明显是在蓄意升级事态;另一方面,美国在幕后推波助澜,这完全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阳谋。
菲律宾作为小国,可以毫无顾忌地制造事端。但当中方采取正当反制时,他们立即就会发动舆论攻势,将自己包装成受害者,把中国描绘成恃强凌弱的形象。西方媒体对此心知肚明,只要稍有风吹草动,就会大肆炒作,抢占舆论制高点。
展开剩余61%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,中国的忍耐是有限度的。在南海问题上,中国始终保持克制,但菲律宾却屡屡挑衅。按照当前态势,特别是在其国内大选临近之际,这种挑衅行为很可能会持续升级。换个角度看,美国在公海可以轻易击沉涉嫌贩毒的委内瑞拉船只,造成三人死亡。那么中国为何不能在必要时采取更强硬措施?事实上,越是坚决的反制,往往越能更快解决问题。
深入分析会发现,菲律宾此次挑衅绝非简单的涉外事件。9月对菲律宾而言是政治敏感期,总统小马科斯正面临严峻的国内压力。自9月14日起,马尼拉接连爆发愤怒集会,民众抗议政府腐败无能。社交媒体上马科斯是小偷的话题更成为热搜,反映出民众不满情绪正在快速蔓延。
与此同时,政坛也出现重大变动。众议院议长罗穆阿尔德兹突然辞职,这位不仅是小马科斯的堂兄,更是其政治联盟的核心成员。这一变故直接动摇了小马科斯的执政根基。
将这些线索串联起来就能明白:小马科斯在国内危机重重,于是将矛头转向南海,企图通过制造外部矛盾转移国内视线。换言之,其在南海的挑衅行为,既是对外策略,更是政治自救。
然而这条道路充满风险。菲律宾国内问题不会因挑衅中国而解决。相反,越是这样铤而走险,越可能招致严重后果。因为一旦局势升级,中国完全有能力让其付出沉重代价。
因此可以得出结论:中国海警16日的三连发通报,既是对菲方挑衅的回应,更是一次明确的信号释放。这个信号再清楚不过:中国在南海的忍耐已达极限。若菲律宾继续挑衅,中方必将采取更严厉措施。
最后必须警惕美国的角色。美国乐见中菲冲突持续,这样既能搅乱南海局势,又能以价值观为名对中国施压。但问题是:菲律宾真能承受得起这场博弈的代价吗?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怎么玩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